基金经理手记 | 易方达香港祁广东:紧紧hold住你的筹码
Published time: [2020-04-06]

前言近期受新冠病毒蔓延以及新一轮石油危机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风险资产波动率快速上升,美国国债收益率连创历史新低,美股甚至触发了08年金融危机都没有触发的熔断机制(上一次触发熔断还是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


每当风险资产哀鸿遍野的时候,市场总有一些聪明的投资人摩拳擦掌随时准备抄底,但从历史数据来看,抄底的风险也是相当大的,抄不好,击穿止损线是分分钟的事情,就算不设止损线,很多风险资产要回到前期高点都要花相当长的时间甚至遥遥无期。


以笔者亲历的08年金融危机为例,风险资产中,美国股票(以标普500为例)花了3年重新站到前期高点;美国房价自低位艰难地爬升了9年才回到高点;最夸张的油价则在危机过后有一波反弹,此后再度跌落到比危机期间低点更低的价格,这些年虽也经历了几轮小周期,但起起伏伏没有摸到过金融危机前的高点,而这次新的石油危机也将其再次送到历史低点。


和以上几类传统风险资产比,历史表明,美国企业高收益债券或许是反弹较快且比较不容易会抄底失手的资产。同样以08年这样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为例,高收益债券(以彭博巴克莱美国企业高收益总回报指数为例)仅仅花了6个月的时间,就反弹到了前期高点,而其他小的金融周期中,大部分时间底部反弹到前期高点的时间普遍在1-3个月,可以说是记录非常良好。



如此良好的记录,是不是该类高收益债券收益也不会太高呢?直觉貌似是这样的,但实际不是。从过去20年各类风险资产的年化回报来看,彭博巴克莱美国企业高收益总回报指数以7.14%的收益列各类风险资产第一。


信用债券之所以每次危机中都能从底部反弹得既坚决又快速,还是要从现代经济的运作原理说起。工业革命后,世界人口和经济总规模实现了250年近乎指数速度的持续增长,这种增长使得投资于未来变得有利可图,企业的借贷随之持续增长。与此同时,财富的积累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有多余的资金可以用来投资,如此在供需的相互推动下,信用市场得以快速扩张,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从这个角度讲,信用是现代经济的基石,是现代金融市场的血液。

信用的阶段性过度扩张导致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演变模式无一不伴随着信用的螺旋式收缩。在金本位时代,由于中央银行无法不受节制地印钞票,信用收缩的出清模式是大量违约,企业倒闭,债权人和债务人分担了信用无序扩张带来的恶果,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到一定程度后,经济逐步出清,新一轮扩张也逐渐开始,如此轮回成为经济周期。这种出清过程很多时候相当惨烈,持续时间较长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大规模失业,民粹主义,甚至战争,最典型的这类危机就是1930年代的大萧条。

在各个国家先后走出金本位的历史后,各国央行获得了无限的本币信用创造能力,从而能够在金融危机发生,信用收缩的过程中,通过央行向市场注入充足的流动性,直到信用重启扩张,金融危机结束。虽然这个过程中也伴随一定的信用违约和出清,但连锁反应下的极端系统风险发生的概率小很多,危机持续的时间更短,冲击更小。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2008年的冲击就比1930年代小很多,持续时间也短很多。

由于信用是现代金融市场的血液,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向失血的市场输入充足的血液就成了救命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信用市场需要先于其他市场稳定下来并重拾扩张趋势,否则所有风险资产反弹都将是无米之炊。而摆脱金本位后,各国央行也确实获得了无限输血的能力,因而每次危机都毫无例外,信用债会遥遥领先于其他风险资产,快速重回高点。

回到当下,笔者认为,和历次金融危机一样,本次全球风险资产的恐慌性抛售也会不出意外地带来投资信用债的机会,只不过投资者需要具备两个条件,才能投资:一是能够承受3-6个月的估值回撤风险;二是有强大的信用研究能力。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大抵是这个意思。

之所以讲以上两个条件,是因为笔者接触过的投高收益债券亏钱且长期回不了本的投资者,无一例外是欠缺以上两个要素造成的。这其中有08年金融危机时没熬住在底部砍了仓的,由于市场反弹起来实在太快追不进去,此后再没把实现的亏损赚回来;也有因为信用研究能力不行,重仓的某只或某几只债券踩了雷的。

相比之下,缺乏信用研究能力还可以通过委托专业投资人或者指数化投资的方式将资产配置于高收益债券市场。当然,缺乏信用研究能力却要主动管理高收益组合的风险其实很大,因为投资高收益债券是要高度分散投资的,信用覆盖能力不强会导致持仓太过集中且个券研究深度不足,这样一旦遇到信用风险事件,组合的回撤会非常高。


当然,投资高收益债券是一定会遇到信用风险的,不然市场就不会给出信用利差做为补偿。踩雷但个券持仓很小不可怕(如果踩的雷只占持仓的0.5%,对组合的影响不会很大),持仓集中但组合较为安全也不可怕,怕的是持仓很集中,然后还踩了雷。信用研究创造的价值并不是在于能100%规避掉所有信用风险,而是能够识别风险并对风险做出定价(简单讲就是承受这些风险需要多少收益补偿),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投资经理的分散投资,大可以从长线考量,在熊市低点的左侧开始逐步投资,一直到右侧行情基本走完。

对于具备以上条件的投资者,笔者认为相对于其他类别的债券资产、权益资产来说,美国企业高收益债券属于性价比较高的风险资产,比较适合在市场时机成熟的时候买入并持有。但请记住,一是要多招几个资深的信用研究员,这样你会知道抄底该抄啥;二是万一抄底抄在半山腰,也别慌,熬过低点,你离高点所需的平均时间也许不会太长,所以最要紧的是,紧紧hold住你的筹码!



有关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易方达香港”)成立于2008年,获得香港证监会核准,从事第一类(证券交易)、第四类(就证券提供意见)及第九类(提供资产管理)受规管活动。易方达香港作为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方达基金”)唯一的国际业务平台,在香港布局多年,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包括权益、固收及另类投资等类别的双向及跨境资产管理服务,并在香港本地、欧洲及美国布局了多只公募、私募及ETF产品。公司旗下产品多次被包括Morningstar、Lipper、AsianInvestor、Benchmark在内的权威机构授予殊荣,所获成绩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

易方达香港的母公司是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广州,旗下设有北京、广州、上海等分公司和易方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设有易方达香港)、易方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多个子公司。截至2018年9月30日,易方达总资产管理规模约13,284亿人民币(含香港和国内子公司),属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资产管理机构之一。易方达拥有公募、社保、年金、特定客户资产管理、QDII、QFII、RQFII、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等业务资格,是中国基金行业为数不多的“全牌照”公司之一。2014年8月,易方达基金通过了全球投资业绩标准(GIPS)的独立验证,在投资业绩上的评估已达到国际标准,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除了共享易方达基金的丰富资源外,易方达香港自身亦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一体化国际投研团队,涵盖权益、固定收益及另类投资板块。同时,公司还拥有一支强大的跨境运营团队,能够同时满足注册在香港、开曼、欧洲和美国等不同国家和地区产品的高效运作。结合易方达基金的全球战略目标,易方达香港致力于提供专业化的资产管理服务,让全球投资者能够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并通过搭建国际资产配置平台,满足国内投资者对全球金融资产的配置需求。


免责声明

本文件不构成对任何人投资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管理的任何基金或产品之邀请或建议。

投资涉及风险,包括损失本金。过往的表现对未来的业绩并不具指示作用,亦非未来表现或回报的指引。在决定是否适合投资前,投资者应查阅有关基金或产品的销售文件以了解进一步详情,包括有关基金或产品的特点及风险因素等。

本文件仅载有一般信息,并不代表一般或特定的投资建议。本文件可能含有「前瞻性」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包括预测、预报、收益或回报估计及可能的投资组合构成。本档并不构成对未来事件的预估、研究或投资建议、也不应该被视为购买、出售任何证券或采用任何投资策略的建议。本文件所载的任何意见,只反映本公司于发布尔日的判断,可因其后的条件转变而作出变动。

本文件所载的信息及意见取自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来源,这些分析和信息并未经独立核实,亦不保证其准确性。本文件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反映本公司于发布尔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而毋须另行通知。

本文件谨供阁下参考用途,未经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书面同意下不可作任何复印或发布。

本档可能包含部份未获证监会认可的基金或产品,未经认可基金不可向香港公众人士(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专业投资者资格的人士除外)发售。

本档并非广告。本文件之内容未经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审阅。

2019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