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子基金的投資目標是提供緊貼恒指 ESG 增強指數(「指數」)表現的投資成績(扣除費用及開支前)。
策略
為達致子基金的投資目標,子基金將採用全面複製策略,透過按與構成指數的證券(「指數證券」)在指數所佔大致相同的比重將子基金全部或絕大部分資產投資於指數證券。除了在特殊情況外,經理人不會使用代表性抽樣策略。
在特殊情況下(即由於限制、暫停交易、若干指數證券的供應量有限、企業事件,或經理人認為存在重大的市場錯誤定價或可預見的市場動盪),購買若干屬指數成份股的證券乃不可行或不符合投資者最佳利益的及/或參考子基金的資產淨值使用全面複製策略並不具成本效益,經理人亦可在不事先通知股東的情況下使用代表性抽樣策略,以在其絕對酌情權下,以及在經理人認為適當的情況下盡可能頻繁地投資於以下項目,以為股東的利益透過在可能情況下盡量緊貼跟蹤指數來實現子基金的投資目標:
(i) 代表性樣本,其表現與指數密切相關,但其成份股本身可以或未必為指數的成份股;及/或
(ii) 其他集體投資計劃(CIS)。「集體投資計劃」指跟蹤與指數具高度相關性的某項指數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及/或非上市指數跟蹤基金。子基金投資於其他集體投資計劃的能力不可超過其資產淨值的10%及子基金不會持有由任何單一集體投資計劃發行的任何單位之10%以上;及/或
(iii) 金融衍生工具(FDIs)(例如:期貨合約),不超過子基金資產淨值10%作投資及對沖目的,倘經理人認為該等投資將有助子基金達致投資目標及有利於子基金。
在採用代表性抽樣策略時,經理人可容許子基金偏離指數的比重,惟條件是指數任何成份股偏離比重的最大幅度將不得超過3%或經理人經諮詢證監會後釐定的有關其他百分比。
若非由於指數重新調整或指數相關的企業行為而在投資組合中持有指數的任何非成份股,為提高透明度,經理人將在購買後立即在經理人網站上披露該等非成份股證券及其他集體投資計劃的名稱及比重,並將於其售出之前每日報告。
子基金可將其資產淨值總計最多10%進行證券借貸交易、銷售及回購交易及/或逆向回購交易。
除了在上文所披露的特殊情況下採取代表性抽樣策略外,經理人並不擬為任何目的投資於金融衍生工具。
指數
指數旨在將恒生指數(「恒指」,基準指數)與自國際角度的 ESG(即環境、社會及管治)倡議結合。
指數的領域包括恒指的成份股,並且應用了排除政策。恒指的成份股必須是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證券(包括在香港聯交所主要上市的外國公司)。「外國公司」是指(i)在香港以外註冊成立的公司;(ii) 非中國內地公司(即非H 股、紅籌股及民企股公司);(iii)歷史、總部、管理層及/或主要營業地點位於香港、澳門或中國內地以外的公司。不包括股票名稱以「B」結尾的生物技術公司及合訂證券。
指數的排除政策將基於從三個維度應用的ESG篩選:
(i) ESG風險評級篩選:Sustainalytics 的ESG風險評級(「ESG風險評級」)衡量公司的經濟價值(企業價值)面臨來自財務上的重大 ESG 因素之風險的程度。ESG 風險評級建基於二維方法(從反映公司面臨重大 ESG風險的程度的「風險承擔」維度開始,繼而是評估公司如何妥善管理其對風險的風險承擔之「管理」維度),在確定公司整體ESG風險評級時應用於三個建構部分(即公司管治、重大ESG問題及特殊問題(即發生具爭議性/意外事件))。最終評級結果旨在衡量不受管理的風險,當中考慮了ESG風險評級的兩個維度、即風險承擔及管理。較低ESG風險評級代表較少不受管理的風險。恒指中的成份股會根據其ESG風險評級按降序排名(即第1名代表最高的ESG風險)。根據ESG風險評級,恒指中ESG風險最高的10隻成份股將被排除在指數之外,惟須受緩衝區規則規限。有關ESG風險評級的更多詳情,請參閱章程第2部分的相關附錄。
(ii) 聯合國全球契約(「UNGC」)原則篩選:使用來自三個數據提供者(「UNGC數據提供者」),包括Sustainalytics、ISS ESG及Arabesque S-Ray® 的UNGC合規評級。對於恒指中的每隻成份股,如某成份股符合UNGC數據提供者對涵蓋該成份股的UNGC數據提供者的大多數(即 >50%)的不合規準則,有關成份股將 被 排除 在 指數 之外 。 有關 UNGC不 合 規準 則 的更 多 詳情 , 請參 閱 章 程 第 2部 分 的相 關附 錄 。
(iii) 具爭議性產品參與篩選:按照來自 Sustainalytics 的具爭議性產品參與數據,恒指的成份股如達到以下任何一項參與門檻,其將被排除在指數之外:
- 以下每項參與篩選範疇的產品類型的收益≥5%:動力煤開採、動力煤發電、煙草產品生產、煙草產品零售。
- 以下每項參與篩選範疇的產品類型的任何參與:爭議性武器(訂製及必要)、爭議性武器(非訂製及和非必要)。
指數採用比重法,經上述三項篩選後恒指的剩餘成份股將根據其各自按照 ESG 風險評級確定的傾斜因子進行調整。ESG 風險評級較低(較高)的成份股的比重傾向於給予較高(較低)的比重,但每隻外國公司成份股的個別成份股比重上限為 4%, 而其他指數成分股的個別成份股比重上限為 8%。外國公司成份股於指數中合計比重上限設定則為10%。
指數是淨總回報指數。 淨總回報指數反映扣除任何預扣稅(包括特別徵費的附加費,如適用)後的股息或息票支付的再投資。
指數於 2021 年 11 月 29 日推出。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指數的自由流通量經調整總市值為 12.5 萬億港元及有 65隻成份股。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12 隻成份股已在應用相關篩選程序後被排除在指數之外。子基金投資組合的整體 ESG 風險評級擬將達致較恒指的整體 ESG 風險評級至少 20%的改善1。
指數以港元計價,並按截至 2018 年 12 月 7 日的基本價值 6000 計算。指數在香港聯交所交易時段內以 2 秒間距實時計算及發佈。指數由恒生銀行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恒生指數有限公司(「HSIL」或「指數提供者」)編製及管理。經理人及其關連人士獨立於指數提供者。
指數代號
彭博指數代號:HSIESGSN
路透社代號:.HSIESGSN